当前位置: 首页 >游记 >福建游记 >旅游扶贫 看“赤溪”

旅游扶贫 看“赤溪”

2023-01-23 15:08:46 来源:第一旅游网
   

 

从太姥山脚下的福建省宁德福鼎市沿着崎岖山路驱车约1个小时,就来到磻溪镇赤溪村。村口巨大山石上的“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几个大字,现今已成为众多游人和各路媒体记者必然收入镜头的一大景观。

  赤溪的火暴,缘于其历时30年的由“贫困”而“小康”的巨变。,“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赤溪村是全国扶贫攻坚和旅游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那么,发展旅游在赤溪巨变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春暖花开时节,记者一行走进赤溪村。

  生机勃勃,小小山村有活力

  赤溪是一个畲族村,全村1806人中有畲族村民802人。现在,赤溪村内多数房屋的立面改造已经完成,白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派闽东畲族特色村寨的风貌。畲族风情旅游购物一条街已初具规模,沿街地段位置好的房子多数是农家乐、茶叶店、小便利店等。赤溪村正在新建环村两条溪流的防洪堤与景观带,完成后可实现环村路堤结合的绿道、慢道,“景在村中、村在景中”不久将成为现实。

  与许多乡村老的老、小的小、不见青壮年的景象不同,在赤溪村里,活跃着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在畲族风情旅游购物一条街上,至少有两家茶叶店的门上挂着“大学生创业示范点”的牌子。在店里忙碌的,果然是两位大学生。

  杜赢是赤溪村人,说起创业经历,他的表情马上生动起来。近年来,宁德市对大学生创业有许多鼓励政策,办理证照也有绿色通道。“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茶,却没有加工厂,我觉得是个机会。”2013年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毕业后,杜赢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机会,回村当起了农民,创办了福鼎市赤溪茶业有限公司。这是赤溪村唯一的茶叶加工厂。杜赢白天与两位制茶师傅加工白茶,晚上处理网上订单。

  从杜赢的门店一直往里走,斜穿过一条小路,就是3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工厂里层层叠叠垒放着一袋袋已经加工为半成品的茶叶,茶叶烘干机、压制茶饼的设备在一旁依次排列。

  赤溪茶业有限公司2014年的茶叶产量是6万斤,产值是200万元,业务以批发为主,门店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杜赢介绍说,2014年的五一、十一和年底等几个时间段,茶叶销售都非常好,今年头两个月,茶叶销量每月都超过1万斤,3月份则有可能突破2万斤。近几年,福鼎白茶的名气越来越大,2013年后价格大涨。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争取到2至3亩工业用地,扩大茶叶加工厂的规模。

  离杜赢的门店不远,是大沁茶业的门店,门上整齐地贴着大红对联“景绘赤溪扬志气,梦圆畲寨见精神”,大学生王忠清热情地邀请大家喝茶。除了木质茶床占了很大一部分空间外,店里还摆放着两台电脑。店里还有两位姑娘:一位是畲族女孩店员,她有时会穿起畲家的“凤凰装”介绍店里的好茶,一位是在店里实习的在校大学生。王忠清虽然不是店老板,但他为店里打开了网上销售渠道。

  赤溪村第一书记王纯华说,村里原先外出打工的人多,除了过年,平时难见热闹。现在村里资源活、产业兴、机会多,2/3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就业创业,财气、人气都旺盛起来。现在村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已经占了15%。

  一兴百兴,找准旅游扶贫路

  王纯华所说的“产业兴”,指的是乡村旅游业和生态农业。

  说起旅游业的发展,不得不说赤溪村独特的地理位置。赤溪村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太姥山西南麓的高山峡谷中间,九鲤溪和下山溪绕村而过,溪瀑景观奇特,溪水清冽透澈。

  近年来,依托太姥山的辐射带动和九鲤溪良好的生态条件,赤溪村立足生态做文章。一方面村里引进万博华、耕乐源等旅游公司,运动探险旅游风生水起。户外拓展、竹筏漂流、鱼香家园、天然游泳池、耕乐园、农家乐园等多处生态旅游景点以及畲族风情表演等系列风俗表演,使其成为闽浙边界独具特色的旅游地。另一方面,赤溪村利用丰富的山林和淡水资源,以“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加粗。

  2004年,福建太姥山万博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入7000多万元,在赤溪村及周边乡村进行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在进行了大量前期投入后,赤溪村的游客量逐年增加,村民在游客消费和就业等方面受益,200多户村民参与旅游经营。目前,村民在旅游公司直接就业的有160人,年人均工资3万多元,旅游旺季时临时用工400多人,每天收入130元至150元。

  旅游扶贫是赤溪村脱贫致富的最大亮点,不仅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而且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赤溪村的耕地、茶园等得到充分利用,600多亩耕地被流转给旅游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村民每年每亩收取不少于500元的土地流转费,还通过入股、务工等使收入稳步增长,村民种植、养殖的茶、果、蔬、鱼、禽等直接被游客消费,实现了附加值最大化。目前赤溪村民从旅游相关产业获得可支配收入945万元左右,扣除外出人员务工收入,旅游收入占比达58%,全村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近150户,占总户数的37%。

  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好处,积极性自然调动起来。畲族人吴敬念50岁出头,头发乌黑,一点看不出已有一个9岁的小孙子。他给记者的感觉是十分健谈,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也很知足。

  近几年出现的“外工回流”现象,在吴敬念一家最有代表性。因为忙不过来,两年前,吴敬念让一直在浙江苍南打工的儿子儿媳回家帮忙。以前,儿子儿媳照顾不了小孩,一直是吴敬念和老伴儿照顾小孙子。现在,儿媳在旅游公司销售景区门票,儿子在家帮忙打理农家乐。吴敬念觉得最可心的是儿子一家可以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团团圆圆。前不久,吴敬念又把在北京打工的小女儿喊回家。

  吴敬念经营的食为天农家乐就坐落在畲族风情旅游购物一条街上。几十平方米的店面里,最多可以接待三四十人同时用餐,一年营业额在三四十万元,纯收入超过10万元。因为逐渐形成口碑,店里的生意已经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一家人围着农家乐忙得不亦乐乎:老伴儿择菜洗菜,儿子杀鱼杀鸡,小女儿上饭端菜,吴敬念亲自掌勺。

  时近中午,陆续有客人进店吃饭。这时,吴敬念和老伴儿都穿上了蓝布工作服,在灶上忙碌起来。

  观念改变,风物长宜放眼量

  经济搞上去了,村民的思想观念也跟着进步了。

  以前,赤溪村的村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视野有限。2004年,万博华旅游公司进村开发旅游时,村民漫天要价,十分刁难。而2013年开工建设杨家溪至赤溪公路福鼎段时,赤溪村“两委”仅用17天就完成了测量、补偿等工作。

  作为第一家投资赤溪村的旅游公司,现在许多人见到万博华旅游公司董事长庄庆彬时,都称赞他“很有远见”。对此,庄庆彬的表述是“做旅游就像养孩子。”10年后的2014年,万博华旅游公司才基本做到收支平衡。在谈及一直没有放弃的原因时,庄庆彬的回答是做生意也要长短结合、细水长流,如果想成为一家百年企业,就要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相结合,而旅游就是一个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社会发展大趋势相结合的产业。他很看好太姥山旅游的发展前景,随着多条高铁线的开通,他认为太姥山一定会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

  谈起10年来投资赤溪旅游业的感受,庄庆彬认为最深的体会来自当地百姓。最初不理解、冷眼旁观的是村民,现在万博华与赤溪村沟通的桥梁也是在公司就业的村民。“当地老百姓也是个宝贝。老百姓真正融入旅游开发后,就会真心支持企业的发展,公司运作和与当地村民的共处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以前,赤溪村民提起万博华旅游公司,会说“你们公司……”,但现在已经变为“我们公司……”,这让庄庆彬非常感动。但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培育。

  旅游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开阔了赤溪人的胸怀视野,也解放了赤溪人的思想禁锢。一些畲族同胞刚刚下山定居时,存在自卑感,不好意思穿民族服饰,年轻一代不愿意讲畲语,民族文化传承遇到困难。随着当地政府保护和宣传力度的加大,加上旅游产业的兴盛,畲歌畲舞有了用武之地,畲族老百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提升了。赤溪人认识到,要钱、要物不如要项目、要发展,观念也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大家的眼光看得远了。

  因为进入得早,现在赤溪村最优势的旅游资源,不少掌握在万博华公司手中,包括九鲤溪漂流、七彩农场、蝴蝶坪等。峡谷漂流是赤溪旅游的龙头,九鲤溪是非常适合漂流的一段水路,全长8公里左右,全程漂流约需1个小时。游客乘筏沿溪而下,两岸山峰迤逦,翠竹葱郁,溪中鹅卵石清晰可见。

  福建省旅游局局长朱华说,赤溪村立足生态优势,依托太姥山、九鲤溪等旅游资源,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赤溪村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典型,通过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实现贫困地区村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乡村旅游既是朝阳产业,又是富民工程,造血功能强,惠及面广,发展前景好。

  谈到赤溪村如何提升“造血”功能,庄庆彬说:“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发展起来了才有人气,农副产品才有销路,农民也才有生产积极性,游客吃到的、买走的也才会一直是新鲜的。”

  赤溪村支部书记杜家住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记者一行见到杜家住时,他正在自家的鱼塘忙活。杜家住2007年开始经营两亩生态鱼塘,现在已经扩大到了20多亩,2014年纯收入7万元。当被问到赤溪村如何增加“造血”功能时,杜家住很肯定地说“要发展旅游业”,因为旅游业是一个带动作用大的产业。

  杜家住说,现在赤溪村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脱贫致富后要全面迈向小康,说到底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生产才能增加收入。但我们村干部再怎么动员作用也有限,生产多了还可能出现滞销问题。而游客来了,就会吃饭、买农产品,村民自然就会增加生产。赤溪村2014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其中畲族村民为1.07万元,离小康的目标还有差距。”

  赤溪村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建设“闽东畲族风情生态旅游村”和“太姥山下清新山水休闲乡村”,这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产业特色而做出的选择。

  持续探索,久久为功水穿石

  “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地瓜饭,配的是苦菜加盐水。”这段令人心酸的话,是20世纪80年代赤溪畲族村群众艰苦生活的写照。从那时开始的30年里,赤溪村的脱贫致富过程历经了3个阶段,实践了3种模式。

  1984年6月,,赤溪村因此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特困村。那时赤溪的13个自然村分散在各处山头,村民去一趟村部,没有半天到不了,村财政不仅一分钱没有,还欠着十余万元债务,农民人均年收入才166元,家家竹木房、顿顿难揭锅。同年9月,国家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全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序幕,赤溪村也率先开始了扶贫开发的探索。

  1984年至1993年是赤溪村脱贫致富的第一阶段,当地采取就地扶贫方式,以“输血”为主。然而,尽管各界送钱、送物、供良种,但羊群患病九死十残,庄稼尚未成熟就被野猪拱掉,中药材因土地贫瘠难以生长,树木成材后因为交通闭塞难以运出换钱……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1995年,宁德提出整村搬迁、异地安置的扶贫模式,名为“造福工程”,实施“换血”式扶贫。1994年至2004年,赤溪村的脱贫致富进入第二阶段,下山溪自然村22户村民整体搬迁至赤溪村长安新街,是福建省第一批“造福工作”实施对象。此后,宁德市陆续对赤溪村的12个自然村350多户村民实施搬迁,赤溪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84年的8.5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21.6平方米。如今,赤溪村1800多人中有1500多人聚居在赤溪中心村,学校、文化中心、公园、卫生所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从2005年开始,依托旅游产业的“造血”式扶贫,赤溪村的脱贫致富进入第三阶段,走上了“生态立村、农林强村、旅游富村”的小康路,逐步摆脱了贫困。10年来,赤溪村接待游客量超过80万人次,2014年达到14万人次。

  在此过程中,打通交通瓶颈是关键一环。1984年,赤溪村的出村路是盘旋山间的“机耕路”——拖拉机推出来的羊肠小道,村民砍一根竹子到主村换些生活用品,全靠肩扛手提,跋山涉水来回得走一天。“昔日特困下山溪,山高路险鸟迹稀;早出挑柴换油盐,晚归家门日落西。”2003年,太姥山至赤溪村的旅游公路被打通,赤溪村告别“深山孤岛”的历史,开始引起投资商的关注。此后,又有多条赤溪至国道、省道的道路被打通。

  通村公路从无到有,赤溪村的好山好水显露出旅游价值。过去村民撑竹排运物资是迫不得已,现在撑一趟竹排下来能收入近200元,成了让人羡慕的生财手艺。

  2013年,穿村而过、总长20.5公里、总投资3.19亿元的杨家溪至赤溪的旅游公路开始建设,太姥山至赤溪的旅游公路同时改造升级,两条公路通车后,赤溪村连通太姥山的“最后一公里”将被打通,赤溪村有望成为这条热点旅游线路上的集散地、太姥山旅游服务的重要支点。山沟沟里的赤溪村,正快速融入太姥山大旅游格局和福建沿海经济圈。

  如今,赤溪村已经进入到精准扶贫阶段。赤溪村编制了旅游扶贫规划,强化旅游与扶贫的结合,明确以户为单位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细化分工。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说,就地帮扶,特别是整体搬迁、异地安置的“造福工程”,为赤溪脱贫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选择发展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则是从贫困走向致富的“关键一招”。对具有一定旅游资源基础条件的少数民族贫困村来说,旅游扶贫是成效最明显的扶贫方式,有利于促进贫困乡村与现代文明直接对话、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于贫困村培育支柱产业、实现永续脱贫。

  2009年4月,,晋京参加建国60周年大型扶贫成就展。搬迁到长安新街的下山溪自然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充满了喜悦与自豪之情,他们自发在路口立下石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由此得名。这是赤溪人30年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建设小康的记忆。

  因地制宜,让成功可以复制

  3月中旬,福建各设区市相关负责人齐聚赤溪村,在这里召开美丽乡村建设暨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实地参观了赤溪村。走在村里会呼吸、原生态的乡村古道上,大家一下子感受到这个畲族村独特、古朴的自然风貌。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谢秀桐当即填词一首《行香子·游赤溪》:太姥寻幽,直至山陬。到赤溪,令我明眸。翠峰围嶂,双水如琉。见人悠然,物悠久,鲤悠游。村野铺绸,曲径环畴。杜堡前,七石神谋。鲥鱼解馋,雀舌消忧。悟贫成昨,农成贾,客成流。

  那些石头铺成的乡村古道,同样给福建省副省长郑栅洁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其后的会议上,他特别提及:“那些石头路就不要改造成水泥路了,虽然走上去有些磕磕绊绊,但我们的财才、精力有限,要精准发力,注重发挥自身环境资源优势,保持浓郁的乡村气息和乡村风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扶贫开发要注重‘造血’,而不是更多地在‘输血’,否则经验不可复制也不可推广。”

  赤溪人很清楚,虽然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但并不代表赤溪村的扶贫工作排在全国第一,而是全国扶贫攻坚的大幕由赤溪人开启。虽然仅此一点已足以让人自豪,但赤溪人更希望自己的美丽家园由辛勤和汗水建造,而不仅仅是聚光灯下的一个实验品。

  引爆赤溪村30年脱贫致富历程的下山溪自然村,原来就是挂在半山腰的一个小寨子,全村没有一丘水田,只有眉毛式、斗笠型的小块农地。现在,下山溪自然村已经退耕还林,恢复了自然生态,成为赤溪村生态旅游的经典线路。

  2003年,赤溪村否决了一个下山溪小水电项目,使当地的峡谷溪瀑资源得以保护。现在,赤溪村制定了以促进旅游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同时以“房前屋后菜地化、田间资源是公园”为特色,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整体景观设计建设。

  福鼎市市长包江苏总结了当地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坚持将旅游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搞过度硬化,因地制宜,突出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保护历史建筑。在产业引进上,追求绿色环保,在规划引领上,强调对有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在基础设施上,不套用城市标准,不过多使用钢筋水泥,人行道路就地取材,农村房屋改造不追求一律,多搞本地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建筑。

  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围绕当地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他认为:支持和帮助的意义在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要使自身生产力水平同外部支持力量相结合,以发挥最佳效益。这就是说,民族地区要提高内部生产力,增强对外部援助力量的吸引和吸收能力。

  也是在宁德工作期间,,不能只看到当地贫困的一面,还要寻求改变现状的动力、树立脱贫致富的自信,自信的源头就是“闽东之光”。他认为,闽东的锦绣河山、灿烂文化,闽东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畲族文化和红色文化,就是“闽东之光”。“闽东”就是现在的宁德市。

  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无缝对接,赤溪村的乡村旅游直接承载了扶贫功能,形成了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扶贫攻坚持续推进,奇山秀水更加美丽的生动局面。赤溪人用3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充满自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赤溪之路”的真正内涵。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八度伴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