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游记 >安徽游记 >安徽:九华山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安徽:九华山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2-09-11 10:59:27 来源:池州日报
        “十一五”以来,九华山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取得历史性的突破。2006年游客量达135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6.5亿元。2007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12.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41亿元。尽管受到年初雪灾影响,今年上半年,依然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45.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8亿元。清明、“五一”小长假旅游异常火爆,其中“五一”小长假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在全省同类景区中排名第一,九华山成为全省唯一门票收入超千万的景区。
    
    九华山2005年开始争创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6年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先进单位、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去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九华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获得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成绩和荣誉的取得,是科学发展观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得益于九华山浓厚佛教文化和良好生态资源,靠的是九华山人创新创业精神。天时、地利、人和为九华山旅游经济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喜人景象,也为九华山向“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和国际性佛教道场”的国际化目标迈进提供了强力支撑。    
   
    在“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和国际性佛教道场”的目标下,九华山景区正在踏踏实实地提升游客量和游客平均消费水平两大指标,通过“增资扩股、股份上市、银行贷款、引资引智”,实施“景区品牌化战略、产品精品化战略、营销多元化战略、服务规范化战略、人才集聚化战略”,实现景区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单一的观光礼佛向休闲度假转变,游客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接待型向经营型转变,旅游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通过九华山旅游景区建设推动我市向旅游强市转变。   
   
    目前,九华山大铜像景区建设在加速,在该项目的牵动下,柯村新区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推进,集行政管理、旅游服务、交通中转、大佛景区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发展平台逐渐形成;花台景区、闵园景区、狮子峰景区及九华山文化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在加速,上述六大景区,将在景区内联成五大环线,九华山景区环境容量将因此扩大,旅游空间将得到大幅拓展。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分别把九华山旅游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支柱、池州市的旅游龙头加以培育和扶持。省委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国际化,促进皖南大开放。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打响安徽旅游品牌,加快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积极发展国际旅游。省委、省政府为九华山加快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委、市政府把九华山作为“旅游兴市”的龙头来抓,提出抓全市旅游,首抓九华山的战略决策,把九华山摆在全市旅游的重中之重位置,要求全市上下支持九华山、服务九华山,推进“二次开发、二次创业”,努力构建“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2006年,为了加强九华山旅游的工作力度,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九华山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市委书记童怀伟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成立后,无论工作多忙,童怀伟都亲自挂帅,坚持每月来九华山一次,现场办公,督查督办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去年,在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现场会上,童怀伟指出,实现全市旅游业的突破,首选九华山作为突破口,必须将九华山作为全市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举全市之力支持服务九华山,为九华山的重点突破营造氛围。市长方西屏强调,旅游业发展,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服务九华山,九华山带动全市旅游经济”的全局观念,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旅游发展。 
    
    九华山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文化,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寺庙多、僧尼多、肉身菩萨等在四大名山中独具特色。经久不衰的宗教活动和广泛的文化交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费冠卿、杜牧、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坛硕儒游历于此,吟诵出一首首千古绝唱;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李可染等丹青巨匠挥毫泼墨,留下了一幅幅传世佳作。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及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九华山还是江南古文化发达地区之一,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僧俗共处,僧人农禅并重,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九华山寺庙建筑颇具特色,创造了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朴实而秀美的九华山佛教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九华山又是一座风景名山和生态名山,有“莲花佛国”之称。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莲花,千姿百态,各具神韵。连绵山峰形成的天然睡佛,成为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景区内处处清溪幽潭、飞瀑流泉,构成了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还有云海、日出、雾凇、佛光等自然奇观,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素有“秀甲江南”之誉。九华山气候温和,土地湿润,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1460多种植物和216种珍稀野生动物。其中10多种动植物被国家列为一、二类保护品种,还有众多的名贵药材、花卉。基于生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九华山季节分明,四时之景不同。    
   
    随着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城际铁路、九华山旅游机场的即将开工建设,我市的立体交通格局渐渐形成,九华山离世界各地越来越近。近年来,九华山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和国际性佛教道场”,对佛教文化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成立了佛教文化研究会,并持续不断地开展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参与皖江历史文化研究活动,并以九华山庙会、。同时,以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宣传为载体,认真开展港澳旅游市场跟进促销,并积极策划台湾旅游市场促销,不断加强与长江游轮合作,拓展欧美客源市场。全山一心共谋创举
    
    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九华山景区以资源保护和旅游文化发展为着眼点,以打造具有世界级水平的产品为目标,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拆迁、大建设。对九华山中心景区九华街上的办公和一部分商业、住宅建筑实施大拆迁。同时,在山下另辟战场,大手笔地建设全新的集旅游与接待于一体的柯村新项目,拉开了九华山“二次开发、二次创业”的序幕。按照“山上游、山下住,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总体思路,九华山上下一心,致力加快街区环境整治和柯村新区开发,实现了山上山下、山里山外旅游功能平衡互动。这无疑是九华山的一大创举。 
   
    2006年以来,九华山景区累计投入两亿多元,按照街区整治规划的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强力度实施景区环境整治改造,先后拆除各类建筑物10万多平方米。当年7月,成功实施了管理机构下迁。对拆除、拆迁地段,实施了景观绿化、美化、亮化,建成了一批标志性景观工程、休闲广场、生态停车场。同时,对九华街区1238米的东环线步行道实施高标准改造,实现雨污分流、管线下地,对百岁宫—肉身殿、凤凰松—大天台等旅游线路进行了系统整治,并统一规范了景区各类标志、标牌,重新确定了统一的风景区形象标志。   
   
    与此同时,。铜像工程自2005年正式开工建设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两亿元,预计2009年竣工并择时开光。九华山还采取市场化融资方式,引进了一批大财团、大企业参与柯村新区开发建设,超前谋划了一批旅游接待设施。占地200亩、总投资近3亿元五星级酒店龙溪山庄;占地108亩、总投资近2亿元,五星级金九华国际大酒店等相继落户柯村新区。预计到明年年底,柯村新区将有5座四星级以上酒店建成投用。    
   
    九华山中心景区九华街的转型、升级,新景区柯村的发展、完善,全方位地提升了九华山旅游的魅力,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九华山正在崛起。近年来,九华山陆续开展了多次旅游环境整治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整治效果非常明显。建立了风景区讲解员制度,实行了车辆分流和通行证管理制度,规范交通门票秩序。出台了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旅游市场管理长效机制。从源头压缩、控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    
   
    倾力发展旅游的同时,九华山景区不断加快以民生工程为内容的社会建设,让旅游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山百姓。据了解,九华山的民生工程实施较早,有些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实现了“几个率先”:率先免征农业税;率先实行农村低保,做到农村特困居民应保尽保;率先减免中小学生学杂费和书本费,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零收费;率先启动大病医疗救助。这些惠民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解决了景区农、居民面临的一些突出、热点和难点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去年,九华山在市政府20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项内容,列出了22项民生工程计划。今年,又结合景区实际,列出了20项民生工程计划。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八度伴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