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黑龙江 >哈尔滨 >萧红故居

萧红故居

景区评级: 暂无评级
  • 景点介绍
  • 萧红故居
    萧红故居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故居为清末传统八旗式宅院,青砖青瓦,土木结构,是典型的带有满族风格的北方民居。萧红故居青砖院墙,院门面东而开,院内五开间正房,萧红就出生在这栋房子了。修复后辟为萧红纪念馆。萧红是中国30年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品有《呼兰河传》、《生死撤、《马伯乐》、《小城三月》以及散文集《商市街》等。1942年病故于香港一所小医院里,年仅31岁。这位英年早逝的女作家,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却给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100多万字的文学珍品。萧红故居是很典型的北方乡村建筑。萧红故居保留着满族民居建筑的风格,在结构上是五檩五鸠,软山、明柁、半明柱。在门窗上,窗户采用上下对开,带有盘肠子花格图案,中间镶嵌一块玻璃,四周裱糊北方特有的窗户纸。中间的房门,采用了“苏州门”,顾名思义,是江南水乡的产物,可以看到华夏文化的融合。而房间后门是北方传统的板门。室内是北方人生活的火炕。满族民居的另一特点也在萧红故居的老宅上体现出来,就是与正房平行的烟囱,青砖砌成,由4节搭建,高7米,与屋内火炕相通。相通部分俗称为烟囱桥子。如今,萧红故居陈列室就设在正房里。堂屋中间摆设着一个砂盘模型,再现了故居的原始形态。东屋两间陈列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西屋两间作为展室,墙上展示着萧红生前的照片和中外名人参观萧红故居的留影和与萧红共同战斗过的老作家萧军、端木蕻良、舒群、塞克、罗烽、白朗等人的墨宝。院内有一座2米高汉白玉的萧红塑像,后花园西侧有碾房一座。
  • 景点印象
    • 不吵不闹_23790 图标 图标 图标 图标 图标

      去过一次刚进去几分钟就被赶出来了,说是不让进 可是我看到在我前面明明有人进去了就在里面,看门的老大爷说那是政府的家属,我当时就无语了哎!
    • 风舞远方 图标 图标 图标 图标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组织我们去参观,那时候就是一种好奇的感觉,后来才知道了她的作品和她的人生。
    • 风舞远方 图标 图标 图标

      就是以前的萧红故居,现在开辟为萧红纪念馆,另:我毕业的学校名为”萧红中学“,因为萧红就是我们学校毕业的:)
    • 华生 图标 图标 图标 图标

      很女朋友去的 以前对萧红不是很了解 去了之后 了解了很多.
    • sunshine 图标 图标 图标

      十年前,我去过那里,为了去缅怀一个寂寞的作家,那时候还是小小的故居,小小的花园,少有的游人,就像她的生前生后被人忽视她的地位,她静静的伫立在哪里,美丽动人,我只是在看过一本小说后深深的迷恋上她,我好奇的探视,终究发现这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女人,她的成就就像这座小城远远的被人忽视。远不及张爱玲的喧嚣,冰心的从容,丁玲的逢源,她从北到南,为自己的命运和爱情奔忙。
    • sunshine 图标 图标 图标

      十年后,我依然来到这里,作家早已是被重视,故居修葺一新,只是没有当时的安静,开阔反而让人乏味,有时候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萧红之于哈尔滨就像鲁迅之于绍兴,狄更斯之于伦敦,她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她是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就是放在今天,依然是最动人的作品,是最伟大的文学精品,在萧红一生所留下的作品中,起码有这样5部作品可以成为传世经典。实际上,时间也证明了这一点。它们分别是:《生死场》、《回忆鲁迅先生》、《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一个女作家,只有31年的人生历程,在8年的创作中,有5部作品流传后世,我想这无论如何是个巨大奇迹。
    • sunshine 图标 图标 图标

      寂寞有时候是一种坦然,寂寞有时候也是正视,现在的萧红,依然争议,但是却成为经典,这个城市开始认识她,她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但是有能怎样,依然迷恋那样的文字,来自于心。
    • xelloss 图标 图标 图标

      30年代著名女作家,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典型的满族风格的北方民居。
    • 007天空 图标 图标 图标 图标

      免费的,木有门票,总体还不错,就是里离哈市太远了,坐一趟551太不容易拉
    • 初蚊 图标 图标 图标 图标 图标

      呼兰区的萧红故居,是作家萧红孩提时候的住处。不大的院子~~~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八度伴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