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游记 >其它游记 >“冰雪文化论坛”在长春召开

“冰雪文化论坛”在长春召开

2023-02-06 12:27:24 来源:第一旅游网
   
“冰雪文化论坛”在长春召开
     12月23日,“冰雪文化论坛”在长春召开。经文化和旅游部领导批准,戴斌院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 ”培育市场是发展冰雪旅游的当前要务”的主题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嘉宾,朋友们,
  下午好!
  入冬以来,“绕着北京下雪”、“北京人跑到江南去看雪”等朋友圏热传的段子,充分说明了大家喜雪、爱雪和盼雪的心情。千百年来,国人就有入冬赏雪的传统,“晚来天欲雪,红泥小火炉”一直都是美好生活的场景。2016年3月,,开启了冰雪经济新篇章。在综合发展环境、项目建设和市场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发布了第一份专题研究报告——“冰雪旅游的时代,到了”。今年9月,,“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更是探索中国特色的冰雪旅游、冰雪休闲、冰雪生活的科学指南。
  以吉林省为代表的冰雪资源大省,抓住了历史机遇,着力打造首选冰雪旅游目的地,取得了可圈可点的发展成就,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的冰雪季,吉林共接待游客7263.89万人次,同比增长17.18%;实现旅游收入1421.81亿元,同比增长22.57%。前不久,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网联合发布了今年冰雪季的旅游消费意愿和预订数据:吉林、长春和长白山的旅游市场将分别增长增长200%、120%和100%。冰雪旅游整体上形成冰雪休闲、温泉养生、冰雪观光、冰雪民俗四大产品体系,长白山滑雪、吉林雾凇、松原查干湖冬捕,已经形成了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正是因为吉林冰雪旅游在全国的代表性,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合作,持续通过专题论坛、研究报告、指数发布、媒体互动和投资引导,有效推动了冰雪旅游的市场发育和产业促进。值此冬奥会正式开启中国时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再次于长春隆重集会,研判现状,谋划未来,可谓正逢其实。
  冰雪旅游的国家战略已经成型,冷资源开始成为热经济。、,“积极培育冰雪……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同年,,“以办好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大力推进冰雪旅游发展”。,冰雪体验成为研学旅行重要选项。近年来,《全国滑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滑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分别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促进冰雪旅游发展的意见,哈尔滨、长春、张家口、牡丹江、长白山、承德、顺义、呼伦贝尔、乌鲁木齐等30余个城市出台了冰雪旅游专项规划和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吉林市、牙克石市等地相继设立了全民冰雪日,推动冰雪休闲旅游的全民参与。国家层面的倡导和支持、各地各界的响应和参与,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冰雪旅游发展新格局。
  冰雪旅游渐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时尚生活新选项。在大众旅游新时代,冰雪已不再是老百姓要躲避、抵御的冷资源,而是美好生活的时尚选择。拥有丰富冰雪旅游资源的吉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正在成为冬季旅游新的增长极,冰雪景区已经成为北京、天津、青海、山西、贵州、山东、河南等众多省市冬季旅游的热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测算,冰雪旅游者在目的地人均停留2.8天,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上个冰雪季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97亿人次、3300亿元,同比增长16%、22%。预计到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
  冰雪旅游投资正其时,万亿市场商机在集聚。与瑞士、瑞典、奥地利等西方冰雪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处于冰雪旅游的初级阶段。2017年,我国滑雪人次仅为1750万人次,市场渗透率不及1%。对标发达国家4%的市场渗透率和14亿的人口基数,提升空间无疑是巨大的。,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将带动冰雪特色小镇、冰雪文创、冰雪运动、冰雪制造、冰雪度假地产、冰雪会展等相关产业2.92万亿元产值。去年以来,我国开始进入冰雪旅游投资的立项高峰期和建设启动期,投资规模高达5400亿元,这些项目将在2020-2022年冰雪季投入市场运营。针对一些地区冰雪资源丰富而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长春机场新航站楼、京张高铁、阿勒泰机场、敦化至白河高速铁路等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有效提升热门冰雪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吉林长白山、北京延庆、河北崇礼、黑龙江漠河内蒙古牙克石、内蒙古阿尔山等冰雪旅游目的地更是吸引了金融资本和产业投资者的关注。
  各位嘉宾,朋友们,
  要履行2022北京冬奥会的庄严承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供给的同时,更需要千方百计降低人民群众参与冰雪休闲和冰雪旅游的门槛。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竞技性滑雪运动和冰上运动,是冰雪运动的典型代表。但是我们不能只是把专业选手,或者想成为专业选手的练习者作为冰雪旅游的目标市场,而是要着手培养范围更加广泛的冰雪爱好者。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说要冰雪旅游,就把发达国家的高端客群的消费场景搬过来,或者用运动员的专业装备和日常训练水平来要求冰雪爱好者。进而言之,还会有一连串的鄙视链——去阿尔卑斯山滑雪的看不起在长白山滑雪的,穿滑雪服的看不起穿羽绒服,玩冰上舞蹈的看不起玩冰场轮滑的。这样下去的话,只会把冰雪文化弄成小圈子里的自我欣赏,把冰雪旅游的市场基础弄得越来越狭窄。我看还是开放、兼容的好,只要愿意接触冰雪,哪怕只是在雪地里撒点儿野,只是在冻结实的河面上坐小板凳上推着玩儿,只是在抖音里发雪花飘飘的短视频,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市场,就是我们要服务的人群。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广大游客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旅游权利。富人坐豪华邮轮和公务机周游世界是旅游,普通市民自驾车到郊区农家乐度个周末也是旅游,都是旅游业的市场基础,后者更是基础市场。不要一开始就把冰雪旅游向高端、大气、上档次上靠,相反,结合国情和旅情,大众、平民、低门槛者才是现阶段冰雪旅游市场的主基调。
  旅游从少数人的奢侈享受成大众生活的日常选项,意味着旅游经济进入理性发展的新阶段,也意味着从激情燃烧的岁月步入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政府在市场培育、产业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作为的同时,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特别是要让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在旅游投资、产品研发、业态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每年的避暑和冰雪旅游论坛,我都在反复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国家战略确定以后,决定性的因素是市场、市场、还是市场。这些经验,需要好好总结,也是值得包括吉林在内的东北和西部地区借鉴的。在项目投资上,不能只盯着场馆特别是滑雪场和运动馆建设,动不动就投个几十上百亿元,动不动就找唯一、做第一,老想着成为“爆点”。老百姓过日子,哪能天天敲锣打鼓放鞭炮,月月盖房买地娶媳妇呢?无论是政策制订者,还是产业投资者,都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回归日常生活基本面,着眼于国民大众日常化的冰雪休闲、冰雪旅游的日常需求,着力培育方便城乡居民广泛参与、低价格门槛的冰雪休闲项目,着力培育诚信经营、品质服务的冰雪旅游目的地。现在缺的不是冰雪小镇、冰雪度假区之类的大项目,缺的是文创产品和人民自发参与的节事民俗。冰雪发展冰雪旅游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建设冰雪旅游则要依靠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涉及到生活品质和社会发展的事业,我们都必须人民的面前保持必要的谦卑,而不是摆出一幅精英的模样来,动不动就是这个规划,那个工程。
  很多地方和企业愿意在规划、设计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项目上投资,却不愿意在品质、内涵和看不见但感受到的软环境上花钱。今天人们外出旅游,可不是逛个景、拍个照、买个纪念品这么简单,而是既要美丽风景,也要美好生活。调查表明:旅游者对特色美食、民俗、文艺、生活体验也有强烈的需求,同时体验冰雪项目和民俗活动的游客比例达到64%,冰雪+温泉、冰雪+美食+民俗等成为深受老百姓追捧的冰雪套餐。要面向大众旅游者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科技、文创和资本的力量,开发冰雕、雪雕、冰雪那达慕、冰上龙舟、冰湖捕鱼、冰滑梯、冰雪美食等丰富多彩的冬季旅游产品。要以主客共享的城市发展理念,引导游客与市民共享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民俗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以购物、餐饮、网约车等优质商业环境,努力做好存量优化这篇大文章。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创造属于时代的时尚新生活。昨晚的长春冰雪旅游推介,从冰雪节主题歌曲到《伊通河畔的时光》,从《Welcome to Changchun》的街舞到东北师大音乐学院的《千红》,全程都是年轻人主创主演,活力而时尚,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引来点赞无数。希望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速度的加快和融合速度的加深,这样的文化创造可以多些、再多些。
  冰雪休闲是大众旅游最具潜力的新领域,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动能。有了国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有了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相信会有更多人走向冰天雪地,实现属于每个人的美丽中国旅游梦!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八度伴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