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游记 >北京游记 >旅游业515战略 奠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基础

旅游业515战略 奠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基础

2022-07-06 19:23:38 来源:第一旅游网
   

  □张栋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承之年谋划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了2015年旅游工作任务,制订了今后三年旅游业发展的5大目标、10大行动和52项举措,规划了2020年、2050年我国旅游发展总体目标。会议以“谋划长远、规划中期、计划滚动、安排当年”的工作思路,绘就了未来3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气势按下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快进键。

  一、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是几代旅游人心中的梦想

  改革开放之前,旅游工作是对外交往的渠道,属于民间外交的范畴,国家旅游管理部门叫做“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两家主要的旅行社分别是中国国际旅行社和中国旅行社,都是事业单位,。,全年接待计划为800-1000人。,全年接待团体旅游者1600人左右,主要为友好人士。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国旅游业迎来了起步、赶超和跨越的发展历程。1978年10月小平同志说:“民航、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一个旅行者花费一千美元,一年接待一千万旅行者,就可以赚一百亿美元,就算接待一半,也可以赚五十亿美元,要力争本世纪末达到这个创汇目标。”这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第一个战略目标。:“能不能对到85年、90年的努力目标提一个更概括的说法。我想,是否可以这样提:到1985年,我国的现代旅游业要初具规模。到1990年,我国的旅游业要达到相当规模,为今后的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时谷牧同志还表达了希望中国早日“跨进世界旅游先进行列”的愿景。这可以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最早的顶层设计,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思路的萌生期。

  1994年,全国接待入境旅游者210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首次突破50亿美元,达到73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构想。从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看,分别位于世界第6和第10,成为亚洲旅游大国。到1999年,我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从规模上进入世界旅游大国之列。

  2000年1月5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把我国由世界旅游大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世界旅游强国是一个宏伟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2005年国家旅游局专设研究课题,对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内涵及指标体系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质量、效益,努力争取达到的时间节点是2020年。

  研究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从200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世界旅游强国目标到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制订未来35年的发展战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从概念到蓝图、从目标到指标、从战略选择到战略路径的设计,饱含着一代代旅游人的智慧、汗水和梦想,必将成为激励全行业干部职工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二、对世界旅游强国的几点认识

  什么是世界旅游强国?从上述我国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思路的形成过程看,我们所追求的世界旅游强国从思维发展顺序上包含以下几个要点:A、它是一个激励目标;B、它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高级阶段;C、比世界旅游大国的层次更高;D、需要建立世界旅游强国指标体系;E、世界旅游强国的重点指标是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三方面。

  从2005年国家旅游局开展的世界旅游强国内涵及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看,课题提出如下要点:A、世界旅游强国的两个基本前提是“旅游大国”和“国际旅游影响力”;B、世界旅游强国的内涵分两个层面即规模内涵和强度内涵,之下又分为6个方面12种属性;C、课题提出两套世界旅游强国指标体系,方案一是围绕上述内涵思路设计6个基础指标和27个扩展指标,方案二是从宏观、微观、行业管理三个层面提出11类59项指标;D、课题选择的世界旅游强国比较国依不同的比较指标分别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E、方案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实现三个转向、坚持四条原则的途径和建议。

  哪些是世界旅游强国?从国际上看,并无现成的世界旅游强国评价标准。世界旅游组织仅仅对各国和地区入境旅游人数与国际旅游收入两大指标进行排序。如果仅以这两大指标衡量,中国分别位居第4和第6位,应当说已经进入世界十强的行列。显然,这两项指标只能说明“大”而不足说明“强”。其次,从我们研究的世界旅游强国对象国看: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还可以加上瑞士,共同之处都是发达国家。在具体指标上,美国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球比例高于我国13个百分点,西班牙、法国也高于我国2个百分点以上;法国入境旅游人数占全球份额高于我国4个百分点;法国、西班牙、奥地利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均超过国内居民数,其人均比例大大高于我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德国旅游宾馆客房数高于中国(应指达到星级标准的。中国数据中未包括社会旅馆);中国最大的旅行社全年营收只相当于美国旅行社排行榜第35位,旅游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大幅低于美国等国家旅游企业平均水平;英国旅游税收贡献率高于中国1倍;澳大利亚入境旅游人均天数和花费高于中国2-3倍;西班牙、法国旅游部门雇员人数和预算是我国旅游部门的4-5倍。此外,我国还缺少有国际影响的旅游品牌、旅游企业和旅游院校。

  怎样设定世界旅游强国指标?不难发现,研究和建立世界旅游强国指标体系,主要价值在于为我国追赶世界旅游发达国家提出方向和目标。这些方向和目标应具有极强的可预见性、可操作性和可比较性。其可预见性在于发展目标不宜建立在非常态高速增长基础上,而应建立在长期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上;其可操作性在于所用数据和指标能够从公开渠道获取;其可比较性在于指标可量化、可直接观察。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李金早局长代表国家旅游局提出:未来35年,中国旅游业将由大到强、由快到好,实现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再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并分两个时间节点提出明确目标:到2020年,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迈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年人均出游次数到5次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旅游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都达到世界旅游大国水平。到2050年,中国成为“初步富裕型国家”,实现从“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年人均出游达10次以上。中国旅游发展质量、水平、效益、综合竞争力、旅游文明程度等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前列,形成一批世界级旅游城市、世界级旅游企业、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院校、世界级旅游专家,形成一批世界旅游品牌。全面实现旅游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品质化。

  这是在国家层面制订的首个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它把旅游业多年来的梦想与追求具象化,实现了在目标上可预见,在实践上可操作,在结果上可比较,因而在客观上大大加快了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

  与2000年提出“在2020年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相比,时代背景不同,预测依据有变。2000年时我国只是在规模上进入到世界旅游大国行列,今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都达到世界旅游大国水平,丰富了“世界旅游大国”定义的内涵,并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提出到2050年,中国成为“初步富裕型国家”,实现从“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并且在规模、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竞争力、旅游文明程度等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前列,这一目标的准确表述和时间节点的重新调整,反映了对国民经济新常态和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考虑了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变数,考虑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责任和担当。

  三、515战略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奠定基础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515战略任务是:今后3年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国强民”5大目标,推进10大行动和52项举措。

  按照515战略预定目标,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要在规模、质量、效益上都达到世界旅游大国水平。以我国人口、面积、GDP的基数来论,旅游业在规模上进入世界前几名毫无问题,而在质量和效益上,必须直面过去粗放式发展积累下来的大量问题。有些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旅游市场乱象,门票价格高,旅游不文明现象;有些是长期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如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有些是影响旅游服务品质的基础性问题,如旅游厕所脏、乱、差,旅游信息化水平低;有些是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如“小马拉大车”的矛盾,财政、金融促进旅游产业的抓手不多;有些是提升国际旅游形象的问题,如旅游涉外问题的处理,相应的国际话语权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515战略以问题为导向,不避矛盾、不绕难点,以10大行动和52项举措进行针对性化解,并且以责任制的形式进行任务分解,按照时间表推进,一项一项地督查落实。在推进实施中贯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开放思维,全面依法治旅的法制思维,全面从严管理的底线思维。随着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这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将得到弥补,旅游生产力将得到进一步解放,发展质量将得到提升,旅游者消费环境将得到改善,国际旅游竞争力将得到增强。

  今年以来,515战略实施的效果初显,“厕所革命”在全国范围迅速推进,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得到坚决遏制,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被列入“黑名单”接受全民监督,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入进行,通过国际旅游合作增强公民护照含金量,旅游扶贫作用愈加凸显,入境旅游下行趋势得到扭转,旅游投资正在形成新的热潮。这些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激发了旅游从业者的产业自信、行业自信和事业自信,将大大加快我国旅游业抓住发展黄金期、顺利渡过转型攻坚期的进程,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八度伴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