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游记 >北京游记 >“莲石八景”10月26日正式亮相

“莲石八景”10月26日正式亮相

2021-09-23 22:13:07 来源:第一旅游网
   


  由市民和专家评选出的“莲石八景”10月26日正式亮相。此外,莲石湖将新增“观光电瓶车”及“双人(多人)自行车”两个旅游项目。

  据石景山区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八景包括“京华水韵”、“步步生莲”、“燕都仙山”等,涵盖莲石湖相关历史、人文、自然等内容。石景山区明年将计划完成莲石湖门区及湖区围网封闭建设,设置婚纱摄影、垂钓乐园、景观小品、摄影展示墙及儿童游艺项目等,为石景山旅游注入新的元素。

  浑河古堤

  俗称十八蹬,或庞村十八堰,全长约350米,是永定河上现存最古老最坚固的堤岸段。十八蹬,为十八层花岗岩大石垒砌,每层条石外错出5—10厘米,形成梯蹬状。条石之间以江米汁灌缝儿和银锭锁扣接。

  十八蹬推测为明代建筑。它处于永定河出山口的最薄弱部位,担当了护卫京城的历史重任,见证了古人治理永定河的辉煌业绩,其堤坝的坚固性和科学性无可争议。

  清代,十八蹬附近建有报警的铁牛,旁边还建有永定河上最大的河神庙——北惠济祠。永定河,古称浑河,公元1698年康熙大帝赐名为永定,沿称至今。永定河作为北京母亲河的同时,它又常常泛滥成灾,危及北京的安全。金元以来的历代政府不惜人力物力,在其东岸筑堤防患,“崇基密楗,累石重甃”,务求坚而又坚。特别是,经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治理,石景山到卢沟桥段的浑河成为“铜帮铁底”,石景山以下的河段改称永定河名副其实。

  回想数百年来,十八蹬在永定河上迎着惊涛骇浪的千钧之力,铁骨铮铮,屹然矗立,捍卫京城的壮举,更加令人敬佩不已。

  京华水韵

永定河(第一旅游网 钟金林 摄

  山形大门,如意池环绕的平地上刻画着金元明北京城水系图,整个园门景观也自成一个水系。对于北京这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缺水城市来说,水是其生命之源。北京历史上与城市建设关系最为密切的水系主要有三条:一为永定河水系;二为莲花池水系;三为高粱河水系。

  永定河古称氵纍水、桑干河、浑河、无定河等,因含沙量大,又被人们称为“小黄河”,清代康熙三十七年(1698)改称永定河。永定河从北京西北进京,从东南方向出京,穿越京冀,归入渤海,全长681千米,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

  莲花池水系是北京城最早开发的地面水源,是古代蓟城、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城池和园囿依仗的重要水源。莲花池水源水量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帝都需要,因此,元世祖忽必烈建大都城时,将城址由莲花池水系迁至东北郊水源相对充足的高粱河水系。解放后,政府先后修建了永定河引水渠、密云水库、京密引水渠等确保北京城市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则使北京变成一个水源充足,河清海晏、绿荫环绕的宜居城市。

  燕都仙山

  石景山是莲石湖上制高点,位于首钢厂内西北隅,海拔183米,占地约25公顷,此山历史上有众多名称——梁山、碣石山、湿经山、石经山……石景山区由此得名。由石灰岩构成的秀美山峰,东南坡苍松覆盖,绿荫浓郁;西北则怪石嶙峋,崖壁千仞。在石景山上观永定河,或急流出山,惊涛拍岸,或苍茫一道,玉带飘飞,别有一番景致。登临石景山,西北望群山叠翠,满目苍茫;东南瞰平畴千里,一览无遗。

  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歌咏石景山的诗文。如“浑河荡山来,石壁如动摇”;“孤峰高插碧云天,涧水无声入小川”……康熙大帝在山上作《驻跸石景山》《石景山望浑河》等诗歌,乾隆帝作有《石景山初礼惠济祠》、《石景山礼惠济祠叠癸酉旧作韵》等诗文。明万历时期古碑上记载:“惟山雄峙一方,高接云汉,钟灵秀之气,郁造物之英,真为燕都之第一仙山也”。

  称其为“仙山”:一是该山所处地理位置好,有仙气。位于永定河的出山口上,几千年来成为北京城的天然屏障;二是该山自古佛道共存,有仙人。山顶原有晋唐古刹金阁寺,现存唐代藏经洞——孔雀洞、普观洞等,证明该山曾高僧云集。唐代的玉皇殿及后建的天主宫、元君庙、三清观等古建筑群,可证该山曾是古人求仙入道的场所;三是山上的原金阁寺塔,是辽金元明清历代以来游人登高远眺的胜地,有仙境。

  步步生莲

  错落有致,弯延曲折的莲花逐水,引着游人从园门走进莲花逐水广场。据佛传故事记载,古印度净饭王的妻子摩耶夫人怀孕后,临近产期,一天在兰毗尼花园散步,走到无忧树下,手攀树枝,从右腋的下面生出了悉达多太子,。,他向东南西北四方各行七步,每走一步,都有莲花从脚下生起。。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其藕洁白,其叶清翠,其花香美。自古人们就将其作为美好、高洁的象征,后来更是赋予了它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含义。佛门视其为圣洁的象征,佛教寺院的佛、菩萨造像通常坐在莲花宝座上。此处景观的朵朵石莲与莲石湖的名称相映成趣。夏日,烟波浩淼、清新爽朗、隽秀灵动的景观长廊中,湖面上盛开的睡莲,与汉白玉的白莲花,各呈风彩,相映成辉。

  叠水鹭影

  叠水鹭影是一处人造景观,位于莲石湖上游位置。一叠、两叠、三叠……跌落的水幕下鱼儿往来嬉闹;一只、两只、三只……洁白的鹭鸟在叠墙上信步,偶或抖动玉翅,腾入半空,尔后,箭一般穿破水幕,叼起一只小鱼,飞落岸边,细品慢嚼;一位、两位、三位……有摄影发烧友的“长枪短炮”列阵两岸,聚焦叠水鹭影,用他们的行话称这叫“打鸟”。岸边柳荫下,常见三三两两的书画爱好者画水彩写生:叠水是大背景,翻飞腾跃的白鹭是主景……这要归功于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使天地间多了这样各得其所的休闲好去处。

  有水无鹭不能称其为水景,有鹭无诗则缺乏韵味。游客到此,触景生情,吟诵古人的咏白鹭佳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的咏白鹭诗。“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这是李白的咏白鹭诗。

  花海香风

莲石湖公园(第一旅游网 钟金林 摄

  莲石湖公园东、西两岸,进入春季,呈坡形的滩地上海棠、碧桃、山桃次第开放,构成花的海洋,香风阵阵,蜂蝶起舞。尤以海棠雍容华贵,吸引游人。《诗经》中用海棠来形容诸侯大夫家中女子的富贵雍容之姿态。在风水中也把海棠看作是堂前的富贵之花。“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林黛玉咏白海棠诗句,道尽海棠的高贵与艳丽。在花间小径徜徉,不经意间会发现一种顶着小金钱花儿的野草,这是永定河畔的特有植物,俗称打盆打碗嗑,学名叫打破碗碗花。传说从前这里住着一个冯员外,家有7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以后,妯娌之间嗑盆碰碗,闹不团结,庄稼地里长满了打盆打碗嗑,影响收成。后来分家单过,大家一门心思用在耕作上,再不发生磕碰,庄稼地里的打盆打碗嗑也消失了。

  沿东岸继续前行,有一片戴标牌的花木很醒目。这里是认养区,偶尔瞥见熟人的认养牌,顿觉得那棵花木亲切十分。石景山区的“组工林”标牌矗立花木丛中,昭示游人。至此,登记认养一棵花木,可谓雁过留声,不虚此行。

  碧岛柳荫

  沿莲石湖东岸北行不远,便是碧岛柳荫。酷暑之季,踏上小岛,顿觉丝丝柳条轻拂面,阵阵湖风细沐身,仿若坠入世外桃源,尽情分享大自然赐予的洗礼。有情侣对对,柳下细语,唯恐惊飞枝头啼莺;举家三口,携子游戏,忙碌追逐花丛飞蝶;文友三俩,席地而坐,品茗漫说岛上柳树的故事。

  传说永定河边王老汉两口开“王记饭铺”。一天晚上来了三个壮士,王老汉小心伺候。酒过三巡,一个壮士站起对王老汉说:“我们是河里鱼精,过几天浑河发大水,知道你们广做善事,才来通知,不能乱说,只要在你房屋四周插上柳枝,洪水就会绕着流走。”三个壮汉走后,王老汉两口这个晚上没有合眼,商量怎么救全村人。第二天清早,老两口开始在堤坡插柳条,连插7天,就剩自己茅屋前没插,这天晚上,大雨滂沱,河水暴涨,冲垮了堤坝,冲走了王老汉两口和他的茅屋。周围百姓安然无恙,这才想起老两口插柳情景。为了纪念两位老人,人们在河堤两岸栽了一排排柳树。

  乾隆的《阅永定河》诗中的“连阡麦苗嫩,围墅柳条轻”句,证明历史上永定河边遍植柳树的情形是真。柳树也是报春使者。初春,来莲石湖踏青,看一棵棵柳树荡漾在春风中的柳条儿,吐着鹅黄芽儿,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长发,别有一番风景。

  莲湖秋月

莲石湖公园(第一旅游网 钟金林 摄

  在莲石湖赏月,步步美景月不同。踏上碧岛赏月,明月如玉盘浮在水中,有游鱼似与嫦娥有约,结对蟾宫,起舞弄清影,激起些许涟漪轻拍湖岸。月亮走,我也走。在叠水景区,明月顺着一叠水幕跳向另一叠水幕,恍惚之间,每一叠水中,都有一轮明月。古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今有莲石湖中的月亮数不清。

  漫步到莲石湖的北端西岸赏月,则是另一番风景,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倒影芦苇掩抑的湖水中,首钢高大的厂房、烟囱也映入湖中,与明月对话,诉说历史的沧桑。令人顿然感到,游罢莲石湖,不登上与之相邻的石景山俯瞰十里钢城之壮观,此行便有缺憾。

       莲石湖全长5.8公里,平均宽300米,水面面积102公顷(与昆明湖的水面积相当),是北京赏月观景的新去处。在莲石湖赏月,最美莫过中秋夜。站在主景区观景台上,仰观天上明月升,俯察湖中明月动。远处,永定塔、文昌阁倒影,摇曳水中。“月光如水水如天”,舞月徘徊,天人合一,醉乎其中。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八度伴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