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游记 >广东游记 >营造旅游大环境

营造旅游大环境

2021-06-04 06:14:20 来源:第一旅游网
   

  旅游是什么?旅游是社会繁荣、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活力弥足珍贵,旅游业不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而应当成为一个主角。全民谈旅游,旅游业该做些什么?互联网可以+旅游,旅游不应当被动被+。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广泛牵涉性的产业,旅游+不是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的简单结合,而是旅游发展的一次思想革命。旅游+是跨界创新,它会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旅游业态;旅游+是一次系统创新,它有利于解决旅游业发展固存的很多难题。惠州地处珠三角腹地,紧邻广州、深圳、香港等国际性大都市,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山海兼备,是一个天然的旅游城市。旅游+战略思想的实施,为惠州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旅游+,体制创新

  旅游管理体制落后是我国旅游发展的一大痼疾,不少旅游的核心产业游离于旅游管理之外,成为旅游发展的阻力。很多地方也在探索新的旅游管理机制,提升旅游发展的竞争实力,但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很多。旅游+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的新思路。

  旅游+思维下的体制创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创新,与通过顶层设计进行自上而下的创新不同:体制不是设计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通过旅游+,把旅游企业、旅游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纳入旅游管理体制,推进民主决策,构建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是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的一条新途径。惠州正在构建这样的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

  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包括三大子系统:行业参与决策系统、行政管理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其中:行业参与决策是系统核心,行政管理是执行系统,专家咨询是辅助系统,旅游行政管理由领导和决策变为服务。旅游发展委员会是把城建、文化、发改、宣传、林业、海洋、园林等相关部门纳入旅游管理系统,形成旅游管理的整体合力。旅游发展决策委员会是把旅游企业组织起来,成立多种类型的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为代表,参与旅游发展决策。旅游发展顾问委员会是借助专家的智慧,支持惠州旅游发展。

  二、旅游+,全域旅游

  旅游+,+什么?可+的内容很多,可+的形式也很多。不同的地方,+的内容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侧重点也不同,但+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旅游的全域化:旅游成为一个地方的主导产业,相关产业根据旅游发展的要求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的+不是刻意而为的,而是在市场的驱动下完成的。旅游产品的边际成本随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几乎是不收敛的,显著的边际效益使旅游业成为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众多产业而产生集聚效应。

  价格优势是惠州旅游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旅游景区免费和低价门票是惠州旅游的特色,惠州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旅游不仅惠民,更惠及企业。旅游+的核心思想是让利,让更多的产业因为+旅游而获得更多的收益,死心塌地地跟着旅游跑。景区少赚一块钱,相关产业就可以多赚十块、甚至一百块钱,这笔账要算明白。

  低价旅游吸引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催生全域旅游:相关产业围绕旅游打转转。惠州的旅游资源分布空间聚集度好,有利于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产业集聚的结果就是全域旅游,惠州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稔平半岛旅游经济区、罗浮山-南昆山旅游经济协作区、惠州城市旅游中心区等三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初露峥嵘。全域旅游是惠州实现从旅游大市到旅游强市跨越的基础保障。以稔平半岛为例,稔平半岛是一个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的全开放免费旅游区,十年前,这里的巽寮湾还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渔村,旅游+带旺了房地产、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农业生产、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众多相关产业,旅游业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巽寮湾旅游的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双月湾、范和湾、考洲洋等大型滨海旅游度假区纷纷亮相,并辐射到环大亚湾沿海的其它地区。惠州的滨海旅游发展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它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旅游+是全域旅游规模扩张的最好方式。惠州滨海岛屿众多,面向香港、海南岛、东沙群岛和菲律宾,走向海洋,惠州旅游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惠州西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全免费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是惠州西湖旅游发展的一大机遇。惠州西湖的旅游+,一是+商业。惠州西湖是城中湖,滨湖地区商业繁荣,但这些商业活动似乎和旅游没有多大关系。惠州西湖的旅游发展就是要和这些商业活动建立联系,使周边地区的商业活动因为西湖旅游而产生业态的变化,通过业态的演变而获得更多的收益。二是+文化。惠州西湖本身就是文化名湖,承载着惠州文化的精髓。作为旅游资源的文化,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它需要新的加工创造,赋予新的内涵。好的文化旅游产品应当是动态的、可参与的、深刻打动特定人群的。惠州的节庆会展活动很多,但其中很多并没有和旅游产生瓜葛,旅游要主动和它们+起来。三是+城市。旅游+城市是最好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旅游是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之一,以西湖和东江为核心,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商务休闲区,构建一个城市旅游中心区,惠州旅游的面貌将会为之一新。

  三、旅游+,新业态孵化

  旅游+是以旅游为主导的跨界创新,跨界创新催生新业态。旅游+互联网创造了O2O等旅游新业态。旅游+的内容很多,这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旅游新业态出现。

  旅游+房地产,惠州度假旅游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惠州拥有丰富的滨海、温泉、生态等度假旅游资源。度假旅游离不开完备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房地产开发。资本的逐利性驱使房地产甩开旅游盲目发展,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的黑灯社区。旅游+房地产为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惠州有不少大型旅游地产综合项目,如:十里银滩、双月湾、白鹭湖、惠州汤泉、哈施塔特、威尼斯湾等,如何把旅游地产拉上了旅游的战车,而不是被房地产所绑架,关系到惠州度假旅游发展的成败。实施旅游休闲社区发展计划是惠州旅游度假地产发展的一次大的尝试。实施旅游休闲社区发展计划,一是要明确主题,每个社区都要有自己的发展主题,或滨海或温泉或生态,不一而足,要有围绕主题的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旅游产品的系统设计和开发。二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投资者购买房产所有权,房地产开发企业保留使用权,投资者因为放弃使用权而获得收益。三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保留一定比例的自有房产,掌握旅游开发经营的主动权。四是引进专业企业参与社区休闲旅游开发,不断开拓社区旅游的新领域。

  旅游+交通,惠州特色旅游的新尝试。旅游和交通是天然的盟友,交通不仅是游客实现空间移动的工具,也是重要的休闲旅游产品。旅游+交通,一是开发自行车运动休闲新产品。惠州的绿道自行车休闲知名度很高,从红花湖绿道到沿江绿道、再到滨海绿道,到处都有骑行者的身影。自行车还可以帮助解决稔平半岛旅游交通拥堵问题。在旅游+自行车思维范式下,稔平半岛会是一个旅游休闲慢行岛,不允许大量车辆进入,没有大量的汽车进入,也就没有了交通拥堵,也就不需要拓展道路、构建更为复杂先进的交通系统,只需要优美、舒适的乡间小路。二是开发包机旅游产品。惠州机场几乎是为包机旅游定制的。惠州既是一个客源输出市场,又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市场,有很好的条件与航线开通城市之间开展旅游市场互换。三是航空旅游休闲。珠三角私人飞机的保有量很可观,旅游+通用航空前景广阔。四是观光铁路。罗浮山和南昆山是岭南的两大名山,直线距离只有50多公里,两山之间旅游景区星罗棋布,景色优美,一条观光铁路会把两大名山紧紧绑在一起。

  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的新宠儿。旅游+农业,一是旅游扶贫。不少地方的旅游扶贫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之一就是其进行的是旅游资源的直接开发。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大多是因为区位和交通问题,而这也是阻碍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除非这里有十分优质的旅游资源,一般是不适合进行旅游开发的。变旅游资源开发为旅游商品开发,由游客输入变为商品输出,开发定点的旅游商品生产专业村,可以成为另外一条旅游扶贫之路。二是休闲农业。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风险高、效益低的特点。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必须要加强的产业。加强农业生产,关键是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休闲农业在影响原有农产品生产的同时,附加旅游功能,使一个产品获得两种收益。惠州是重要的供港蔬菜副食生产基地、珠三角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集约化水平比较高,农业生产基地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基础,旅游+农业大有可为。三是古村落旅游。惠州是中国古村落的博物馆,数量多、种类全,客家、广府、潮汕等风格的古村均有广泛分布,但也存在规模小、分布散、自然损毁比较严重、开发难度大等问题。旅游+发展思维为惠州的古村落旅游提供了新的思路: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应当因地制宜、广泛吸引外来投资、灵活解决产权租赁问题,加强宣传,多依靠市场。

  旅游+城市,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从老城到新城,旅游始终是重要的城市功能之一,在后工业化阶段,城市的旅游功能显得更为重要。惠州主城区山环水抱,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发展城市旅游的条件十分优越。惠州正在规划建设的几个新城,如:稔山滨海新城、潼湖智慧新城等,旅游产业都占据重要的主导作用。推进城市功能向旅游功能的转型,,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规划中的旅游发展问题。二是把旅游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旅游促进宜居城市建设。三是规划旅游发展的中心地带。城市是多功能的,功能是有分区的,旅游功能应当有集中的分布区,应当与文化和商业活动有很好的结合。

  四、旅游+,构建大旅游

  大旅游,一是构建大产业,二是营造大环境。

  研究发现,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呈正相关:旅游产业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随着旅游产业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对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小。这才是旅游+的最终奥义:让旅游业站在社会经济产业体系的最顶端,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自发到自由发展过程,在自发的发展阶段,受资源、资本、空间、体制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需要不断突破,不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旅游+就是在实践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和运用规律的工具。

  构建大产业的核心是产业衍生。产业衍生的方式有两种:自然衍生和交叉衍生。大旅游也是这样,一是产业规模的扩张,二是与其它产业的联系不断密切。旅游+的过程就是产业的衍生过程,即产业链延伸和产业体系不断复杂化的过程。由旅游衍生出的产业,与旅游的血缘关系越远,就越高级。这样的高级产业越多,旅游产业就越高端化,距离社会经济体系金字塔的顶端就越近一步。

  惠州大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核心点有两个:一是度假,二是休闲。这两大产业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观光。惠州度假旅游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观光旅游产业基础尚不牢固,休闲旅游产业还比较弱小,三大产业之间的联系还不够密切。惠州的观光旅游不宜独立发展,应当与休闲和度假相结合,在休闲、度假中观光,加强观光型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运动休闲是惠州旅游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要充分发挥,着力加强户外运动、海上休闲、漂流、城市休闲等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户外运动为例,徒步穿越、自行车、高尔夫是可以重点打造的品牌。如:罗浮山-南昆山百里徒步穿越、稔平半岛慢行岛等,都是值得重视的品牌。

  营造旅游大环境,一是旅游服务环境,二是产业发展环境。虽然这两大环境内在上是统一的,但面向的对象不同:一个是面向旅游者,一个是面向旅游企业。大旅游需要社会化的旅游服务,传统的旅行社+旅游景区的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线上+线下的新型旅游服务模式呼之欲出。惠州应加强两方面的旅游服务,一是推进智慧旅游的发展,二是基于智慧旅游的旅游集散系统的构建。这个旅游集散系统,向上,要与珠三角城市、港澳、其它航空和高铁连接城市相对接;向下,与各大旅游景区实现直接对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构建无障碍旅游区。深莞惠旅游联席会议制度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应当予以更广泛的应用,按照类似的模式,与广州、香港等城市建立更深入的旅游合作关系,跟着旅游发达城市的脚步走,相信他们的今天就是惠州的明天。

  旅游+是对未来旅游发展的一次深度思考,需要我们更多的探索和尝试,惠州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希望这样的尝试对中国的旅游发展产生更多好的借鉴。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八度伴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