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游记 >北京游记 >提档升级 消费观折射中国经济之变

提档升级 消费观折射中国经济之变

2021-06-09 07:02:13 来源:第一旅游网
   

 “以前把钱都花在吃的、穿的上面,哪舍得旅游啊。”家住江苏无锡的吴女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随着跨境游日渐火爆,她发现,自己今年的账单里代购、跨境游的开销不少。

  2015年12月20日,吴女士刚刚从国外度假回到家,此次,她和丈夫游泰国花费了1.5万元,相当于她两个多月的工资。

  吴女士的消费账本反映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微妙变化,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去年经济增速6.9%的成绩单。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变化并不趋同,一枝独秀的消费成了稳增长的“顶梁柱”,中国建设银行(5.050, 0.02, 0.40%)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分析称,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成为GDP增长的最大动力,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超60%,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出现了投资拉动让位于消费驱动的明显迹象。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阿里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三大新兴力量阴影消费新经济》预测,人口、社会和科技发展等因素将在未来5年为中国带来2.3万亿美元的消费增量,到2020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6.5万亿美元。

  “不断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们‘敢消费’壮了底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一位专家认为,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并不断完善社保、医疗、教育等体制改革,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提高、居民医保补助增加等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也可以最大程度缓解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

  消费成“三驾马车”领头马

  吴女士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自己是80后,工作已六年,是一家企业普通白领,月工资8000多。刚大学毕业那几年,和老公一起攒钱买房子付首付,随着工作的稳定,房子还款的压力逐渐减少。

  对比前两年,吴女士表示,今年的消费水平明显“提档升级”了,“之前都是吃饭、穿衣的日常消费,今年除了跨境游,自己还办了几千块钱的健身卡,并给在农村的父母额外买了健康险,‘双十一’还网购了不少东西孝敬父母。”

  吴女士算了一笔账,每月房贷占据总收入的10%,上述几个大额支出占据了今年总额的40%,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占据了约9%,家居百货及生鲜食品占据7%,服饰占30%,其他占4%。如此看来,吴女士今年的享受型消费账单增长迅速,其中主要围绕健身、旅游、保险、化妆品几大方向。

  “现在消费起来越来越便利,网购也极大地刺激了消费欲望。”吴女士笑称,去年自己没有赶上“双十一”的半价活动,总觉得心有不甘,今年本来没什么买的,但是一想到活动价,就毫不犹豫地成为了“剁手党”一族,如愿给父母买了一堆保养品。

  吴小姐认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不能亏待自己,她准备明年怀孕的时候,提前请保姆为自己做营养餐,而仅这块的月支出也要近万元。

  大众消费观的变化,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之变。稳步增长的消费额则抢了投资的“风头”,成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的领军者。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消费板块中,备受关注的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2.4%。“实物商品主要指的是服装、米面油等有形消费品,而非实物商品则包括软件、文化创意等,其中重头是各种O2O形式的上门服务项目。”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

  “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可以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认为,在吃穿用等基本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后,居民消费呈现出品质化、个性化新特征,信息、文化、旅游、养老、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由物质型向服务型升级、由传统向新型升级,无疑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表现。

  高新产品渐成出口主动力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异军突起,但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出发,投资、出口和消费都需要稳步增长,才能实现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中,出口要实现其功能,少不了结构性调节,特别是高新科技产品的出口比例要上升。”上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一位专家强调。

  1月5日,“中国包装百强企业”海普制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州运营中心李涛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内白酒市场的下滑,海外出口成为该企业的突破口,“仅出口这块,2014年和2015年的增长率已经达到10%—15%,在年产值4个亿中,四分之一都是用于出口。”李涛介绍,国外对瓶盖的季节性要求不强,该企业目前已经拓展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区域,在国外市场的推动下,公司也已经拥有三家子公司,一家合资公司。

  “对于高科技企业,国家一直有出口补贴,如果企业参加海外推介活动,当地政府还有相应的地方性政策,都成为我们走出国门的重要力量。”李涛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海外出口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也将刺激公司在研发上有更多的突破。

  如今,食品企业也加入到高新技术出口企业行列中,1月7日,大汉口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元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已经得到高新技术认证,凭借新技术,企业在海外市场中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在北美地区,出口状况喜人,今年的出口额已达1000万美元。

  “我们每年的出口额都以7%的速度增长,加上商务局、外贸区的政策补贴,企业出口的动力也更足。”截至目前,武汉大汉口热干面已销往美国、英国、墨西哥、日本、新加坡等近40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大汉口热干面“漂洋过海”,也成为中国出口的一张“名片”。

  “此前,我国的纺织、鞋帽类产品成出口主动力,而随着我国低端产业产能过剩,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增速放缓,此时,正是需要这些带有高科技技术的企业为出口增添新动力,完善出口结构。”一位研究宏观经济学的专家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从出口产品来看,产品结构还将持续优化,上半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健,食品类的高新企业增长势头也不错。

  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将新增2.3万亿美元

  随着投资的式微,消费和出口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两股主要力量。其中新型消费将代替原有的消费模式,激发新的市场活力。

  上述研究宏观经济学的专家解释,新型消费主要是指文化、休闲、旅游、健康、教育、信息、环保和新能源等方面的消费。其中,在旅游方面,世界旅游组织近日发布《2015全球旅游报告》指出,中国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客源地,2014年出境旅游人数1.16亿人次,境外消费额1650亿美元。

  “新型消费的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渠道创新。”该专家认为,“互联网+”打开了大众消费的大门,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从许多中国人跑到国外抢购马桶盖、患者远赴海外求医等现象看,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依旧旺盛,但无论是制造业产品的品质,还是服务业的水准都有很大提升空间。”上述专家认为,消费板块大有可为。

  该专家建议,让群众“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还需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力,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建设等诸多方面综合施策。

  在出口方面,上述专家表示,在中国货物贸易已居全球首位、进出口贸易额仅次于美国的大背景下,外贸增长方式也应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所谓“优进”,就是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优出”就是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因此,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应成为对外经济新优势的核心,特别是相对于货物贸易的服务贸易,应成为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着力点。

  不过,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未来作用仍“非常重要”。钱志新认为,关键在于增加有效投资,提升投资效益,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投资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投资主体结构的优化。民间资本更贴近市场,对投资风险的敏感度也更高。因此,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政府财政资金为撬杆,带动更多民间资本乃至社会资金参与投资,体现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吃穿用等基本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后,居民消费呈现出品质化、个性化新特征,信息、文化、旅游、养老、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由物质型向服务型升级、由传统向新型升级,无疑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表现。——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八度伴旅网